现场展示
6月13日下午,由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常州市小学语文新课标专题培训暨省级课题研究交流展示活动在武进区实验小学分校举行。各辖市(区)小语教研员、相关省级课题组成员以及各辖市(区)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等参加了此次活动。
我校高榆珈老师立足省规划课题《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学单元教学研究》,执教了二下口语交际课《推荐一部动画片》。高老师以“推荐一部国产动画片”任务,通过集中指导、同桌互相推荐和小组合作推荐等活动,让学生在说片名、印象、人物和故事片段等内容的基础上,逐步做到说清楚、说生动和说丰富,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与倾听能力,并让学生在资料拓展中感受国产动画的魅力。
高老师还结合本节课,围绕教材文化资源的价值、教材文化资源的挖掘以及教材文化资源的运用三方面进行说课。课题组通过双文本视角下的文本解读,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显性和隐性资源、单一与单元资源,从而完成资源梳理;在此基础上,借鉴“文化体验学习圈”开展课堂教学,并相机拓展国产动画片的故事来源、形象变化和表现形式等,深化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
研究回顾
今年2月,省规划课题《指向文化自信的小学单元教学研究》顺利开题。在天宁区教师发展中心语文教研员黄妍老师和我校高榆珈老师两位主持人的共同带领下,我校课题组成员谢红英副校长以及赵艳、沈静雅两位老师开启了课题研究。
3月,课题组开了第一次线下会议,我校四位课题组成员选择以“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口,推进研究。我们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文献研究,探寻学理支撑;做好“双文本视角”下的文本解读,挖掘和梳理教材中的文化资源;同时尝试探索“学情为基,体验为核”的课堂教学。
此次交流展示活动,一方面为课题研究搭建了实践平台,助力积累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的典型课例;另一方面展示了课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相关教学实践提供参考与借鉴。未来,学校课题组将继续深耕语文单元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融合创新,努力让语文课堂成为传承中华文化、培育文化自信的沃土。
撰稿:高榆珈
审核:高卫超